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过去的15年间,零售业一般每年增长2.5%,而电子商务平均每年增长20%。然而,尽管电子销售有较大增长,但是在线零售仅占总贸易量不足6%。,因此,为什么当我们想到一直在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顾客群体时会感觉应该更多呢?据尼尔森旗下的剑桥集团首席经济学家Venkatesh Bala博士所说,消费者的期望值已经提高了。Bala博士最近在由Quartz承办的“下一个十亿:一个讨论联网世界的论坛”上探讨了顾客对网络采购的改观。,顾客现在期望零售商以不同形式全天候营业。因此虽然电子商务只占总销售的一小部分,但是零售商需要接入这个从实体店内扩展到网络的“全方位渠道”,从而与顾客保持互动。零售商不能假定他们的顾客会带着自己的电子商务需求去找出他们。相反,商家必须寻找满足顾客数字欲望的新形式和机会。,但是为什么不同的形式对消费者的网络体验很重要?顾客如何在数字领域与零售商互动,通常取决于他们参与的活动以及,随着不同移动设备的发展,他们所在何处和他们何时登陆。,预先弄清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帮助你提供他们想要的真正体验以及促进你的生意。, ,Via: 199it翻译自Nielsen,
199IT原创编译, 供应商能够随心所欲的打败小企业主(SBOs),但是在通常情况下,他们的名誉取决于这些企业的同行。2014年9月The Alternative Board的研究显示全球近半数的SBOs表示在决定购买一个新产品或服务时,其他使用该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主们就成为最有用的人,其后是员工。,, 消费者的褒奖优于消费者案例研究。在考虑购买商品或服务时,53%的受访者表示褒奖给他们更多信心,相比于案例研究(47%)。小企业主希望看到真实的反馈,而不只是数字。93%的人表示做出购买决定时评论和分析增加了信心,还有7%的人选择排名和评分。,, 供应商在网站上提供这些内容来吸引小企业主是明智的。近70%的受访者表示供应商网站上商品或服务的独立评论让他们更相信企业。考虑到四分之一的受访者不相信直接从供应商那里获得的信息,只有6%的人很相信,提供推荐和评论不仅仅是重要,而是至关重要。, 2014年3月Constant Contact 的调查发现小企业并不害怕利用供应商。大部分美国小企业和非营利研究(56.5%)都使用三个甚至更多供应商,49.0%的人表示在三到四个左右。43.5%的受访者包含一到两个供应商。,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199IT原创编译, eMarketer预测2014年11月和12月的核心假期美国零售销售量将增加5.0%,比去年3.4%的增长有所提高。根据 eMarketer新报告“Holiday Shopping Preview: Ecommerce Grows as Brick-and-Mortar Stores Embrace Digital”零售业强势的大气候将会促进美国电子商务销量增长16.6%,相比去年15.3%的增长也有起色。,, 电子商务在假期购物季起着重要作用,今年,eMarketer预测8.4%的美国零售销售额来自网购,2014年整体是6.5%。越来越多的人在假期网购,这一季全渠道零售商使用移动媒体提高实体店的优势。去年,零售商看到了购物高峰时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让消费者能够购买更多商品。今年,零售商将使用可视搜索来扩展这个程序,信标和本地搜索将使手机成为更强大的购物工具。, 信标在零售业受到热捧,但是大部分测试都是小范围的,这个假日应该有所改变。,, 尽管2013年Apple将信标加入iOS 7中,但是这个新闻离节假日太远没能产生什么作用。但是,那之后零售商就开始在店内测试信标。BeaconStream创意总监Chris Damron表示“零售商,特别是全国零售商,正在测试信标,以观其效。”, 但是,更多零售商还在考虑, Swirl营销副总裁Rob Murphy说“100强零售商中超过一半正在使用信标,他们都在评估、测试、尝试。”, 信标的一个障碍是受众覆盖上有限制,只能通过Apple的 Passbook起作用,所以如果消费者已经下载了品牌应用,那么信标就没什么用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零售商和信标生产商开始合作覆盖更广泛的消费者。,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199IT原创编译, 随着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越来越近,中小型企业(SMBs)正致力于数字工作以迎接最大的假日销售季节,这么做能让他们感到很有用。2014年9月Volusion的调查发现76.4%的美国小企业主(SBOs)对这个季节网络销量要比2013年同期好持乐观态度。,, 虽然拉动消费比节日更让人兴奋。准备仍然很重要,而且大部分受访者已经准备好圣诞节销售季。近55%的人至少做了一些准备,还有33.7%的人已经开始准备了。Volusion还注意到乐观态度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准备:58%的SBOs为节假日销售做好了准备,他们对今年有更高的在线销量持乐观态度。, SBOs强调了一些策略用来推动网上销售。首先是让消费者尽可能容易的完成交易,25.5%的人表示简化结账流程是首选策略,他们将在假日执行这项策略以提高销量。打折排在第二位,有23.1%的人采取这项策略。SMBs也不会忘了个性化,近五分之一的人打算给目标消费者发送个性化电邮,15.1%的人表示个性化交易是推动消费者购物的首要方法。,, 你打算怎么吸引消费者?社交媒体营销是假日营销最受欢迎的渠道,有34.5%的SBOs选择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优化排在第二位,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选择,电子邮件排在第三位。, Black Friday 和 Cyber Monday正在考虑假日销售的那几天, 给假日销售季一个正式的开始。但是,调查结果显示SMBs把这个留给大宗零售商。约三分之一的人表示黑色星期五重要或非常重要,但是42.3%的人认为网络星期一重要或非常重要。但是,Volusion的结果显示有网上业务的SMBs已经全部准备好假日销售季。,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199IT原创编译, 消费者喜欢便利,偶尔他们需要为此支付额外费用,但是,Amazons让消费者不用多花钱也能享受这种便利。但是,成本和便利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刺激消费呢?,, Accent是全渠道消费者互动技术供应商,其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如果提供免邮服务,88%的消费者更愿意网购;消费者也会因为受到优惠和促销的诱惑而网购(30%);还有消费者为了避免假日拥挤而选择网购(20%)。, 2014年6月comScore调查了5800美国网购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了和Accent相似的结果。如果能够免邮费,8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多等两天;超过半数受访者表示会增加购物车项目来达到免邮的标准。调查支持了这样的观点:相比于快速送达,消费者更喜欢免邮。, 消费者也最容易受到百分比折扣的激励,如10%的折扣优惠券。根据Retention Science的”Marketer Survey”,十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免费或打折购物是最有效的刺激消费方式,比百分比折扣低9个点。,, 人口统计学属性方面,Flagship Research代表BlueHornet进行的研究显示,18到45岁的受访者更喜欢百分比折扣,老年网民则更喜欢免邮费。, 消费者愿意为什么而额外付费呢?Accent的研究发现产品质量带来忠诚度(占70%的受访者)。这些受访者中66%的人愿意优质商品多付钱,特别是品牌提供积极的客户服务的时候,但是客户服务往往不够积极。87%的零售商对能给消费者提供所有需要的信息很有信心,如销量、库存等,但是,54%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他们访问店铺的雇员不能有效回答他们的问题。,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今年的“双十一”网购以再创纪录的业绩落下帷幕,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实现571亿元交易额,刷新了全球移动电商单日成交记录。,为此,红麦舆情梳理了一些关于“双十一”消费的数据,旨在进一步帮助商家了解消费者网上购物需求。,,图1 2014年“双十一”参与购物的关键性因素对比分析,据红麦舆情数据显示,民众所参与“双十一”购物的人群中,认为“价格比平时便宜”是产生购物欲望主要因素之一,占比为35.29%(见图1)。,除了只认为“双十一”才有优惠惊喜的人群之外,还有16.72%的人群认为网购的目的是为了“优惠券”;还有少数人群觉得有“新鲜感”,这类人群占比为13.00%(见图1)。,,图2 2014年“双十一”购物网站关注度对比分析,从图2可知,此次“双十一”网站关注度最高的依然是拥有众多低端客户群的淘宝网,它成为此次购物的天堂,跃居销售业绩第一位,占比29.25%(见图2)。,其次是综合性购物网站天猫,由于天猫在各大电商的广告投放力度也下了苦功,并掌控着全产业链,包括制造、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电商平台,占比19.81%(见图2)。,再次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京东商城,京东在“双十一”营销中改变策略,重新制作营销素材。尽管京东电商在“双十一”之前广告被多家媒体封杀和电商竞争,也丝毫没有影响京东商城网站的关注度,达到12.24%(见图2)。,对比发现,1号店、聚美优品、唯品会、我买网等网站关注度相对不佳。今年“双十一”淘宝和天猫巧夺销售市场份额并遥遥领先,但紧跟其后的其他电商也毫不示弱,随着用户对于商品品质经验的积累,使得用户对商品品牌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京东、苏宁、当当等B2C网站吸走了不少淘宝上的中高端用户,再加之万达进军电商的日子也不远了,天猫淘宝的市场竞争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图3 2014年“双十一”主要购物时间对比分析,红麦舆情数据显示,消费者购物的习惯停留时间一般较长,至少在5-15分钟左右,其人群占比为41.01%;而花费较长时间(15-30分钟)来甄选最优质的商家的购物者也不在少数,占比为31.65%(见图3)。,由此看出,多数消费者的行为已回归理性,从而规避了冲动性消费,对于一个没有网购经验的人来讲,通过性价比来考虑购买商品已成为网购一族的原动力,并达成一种心理共识。,,图4 2014年“双十一”主要消费类型对比分析,据红麦舆情数据显示,图书、音像、数字商品和家具、家装和厨具等商品的销量位居榜首,占比均达到13.40%(见图4)。,衣食住行是每年网购的必需品之一,今年也不例外。服饰类、箱包类、运动户外类以及手机、数码等通讯产品销量基本持平,占比均在9.28%左右(见图4)。,另外,消费者对个性化妆品、营养保健品、家用电器以及鞋类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网购品牌数量也相对较高,均占比在3.70%以上。,,图5 2014年“双十一”购物消费金额对比分析,据红麦舆情数据显示,在消费金额方面,500元以下的人群居多,占比为39.29%;其次是消费500-1000元的人群,占比为21.43%(见图5)。,值得一提的是,消费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人群反而比消费在1万-2万之间的人群要多出3.57%,凸显出电商平台上的网购消费力度依然强劲。,,图6 2014年“双十一”商品优惠力度对比分析,而商家在销售优惠力度方面,其性价比成为“双十一”购物潮的动因之一。今年“双十一”网购优惠度在1%-10%区间的商品居多,占比达到了52.70%;而优惠力度在11%-20%区间的占比29.05%;优惠力度控制在一半以的差价较为少见,仅为0.68%(见图6)。尽管今年的“双十一”优惠力度还是很给力,但也不排除部分商家们在商品的促销中所出现的“先涨价后降价”的现象。,总体而言,网购在为“双十一”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帮助电商创造了一年中销售创收的机会,同时对零售市场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巨额交易也带来巨量物流压力,物流方面还要处理好常态的高速增长和短期促销的井喷式增长之间的有效衔接,才能缓解物流高峰期取货时的不便捷性。,
唯品会携手经济学人智库联合发布首份亚洲女性网购调研报告。报告根据大中华区、印度、日本、新加坡以及韩国主要城市的5,500名女性,以及众多消费者分析师、大型零售商和品牌商的洞察撰写而成。,1.
“女钱”时代来临,亚洲新女性,她们越来越有钱,财务独立,充满自信:43%位居商务要职,48%有自己的信用卡,67%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83%对家庭收入有贡献,还有15%~为伴侣网购买单;,, 2.
“女权力量”崛起:女性对家庭开支使用拥有强大的话语权:购买服饰、化妆品的话语权均为88%,购买家居用品话语权85%,休闲旅游84%,母婴产品69%.,3.
“女神消费”兴起:爱家人,更宠爱自己,乐于为“美丽”买单:62%受访女性为自己网购,同时41%也为家人网购;63%每天至少上网“逛”一次;最爱在网上购买的商品为:服饰占89%;母婴产品占87%;化妆品占83%;还有家居用品78%.女神们为谁买?,, 传统的亚洲女性:无私忘我,为家辛苦为家忙;新亚洲女性,则正在颠覆着人们的传统认知,爱家人,更宠爱自己!她们中的62%,是在为自己网购,还有41%,也在为家人网购;女神们买什么?,在本次调研中,亚洲女性最爱在网上购买的商品品类依次是:服饰占89%;母婴产品占87%;美妆产品占83%;还有居家产品占78%、旅游占75%等;女神们平时怎么买?亚洲女性将网购视为充满乐趣的社交活动和休闲娱乐;天天都要“逛”:她们中的63%每天至少上网浏览商品一次;任性买更多:67%的女性比伴侣网购更多;网购寻开心:48%觉得网购是她最喜欢的消遣方式;闺蜜姐妹情:40%定期与闺蜜们一起“网上败家”。,女神们在哪儿买?,与亚洲女性“职场精英”和“持家能手”双重身份相匹配的是,不论上班、下班甚至床上,她们都随时随地、随心网购。其中78%是回家用电脑买,70%是在家里用移动端买,28%是在办公室用电脑买,20%是在公司用手机买;亚洲女性还多了一个新技能:强大的移动端衍生出一群“晚购床族”,有28%的女性,是晚上时在床上网购。,
新研究揭示,虽然消费者对网购以及对与零售商进行数字互动的热情越来越高,但实际行动却并未落实。这些发现表明消费者的期望未得到满足,这给零售商提供了弥合差距和提高顾客忠诚度的大好机会。,, ,这项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的研究分析了近四年针对19个国家11万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消费者现在非常喜欢在购物时将数字要素与实体要素结合起来。
虽然IBM的研究发现43%的消费者表示更愿意网购,却只有29%的人最近一次购物是通过网购方式进行的。在有些产品类别,如青年服饰或家居装饰,表示乐于网购的人的百分比和最近一次购物通过网络进行购买的人的百分比仍然有近20%的差距。这表明零售商有机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在网购方面的期望。,类似地,虽然与去年相比有更多消费者愿意与受信任的零售商分享社交、位置和移动设备信息,但研究表明这一分享意愿还有显著提高的潜力。
42%的消费者看到了通过GPS与零售商分享位置信息的潜在好处,但是即使是与受信任的零售商分享,却只有28%的消费者愿意这样做。54%的消费者看到了与零售商分享移动设备信息的好处,但只有42%的消费者会采取实际行动。,“随着消费者无缝地从网络转向实体店,表面上看似零售商最终实现了平衡,但IBM的研究发现购物者对零售商的期望与他们目前得到的对待之间还有显著差距”,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总经理Sarah Diamond表示,“零售商可能并未尽全力来满足消费者由零售业以外的数字体验而引起的期望,例如基于位置的服务或基于偏好的应用程序。好消息是这一差距也表明,能够满足消费者期望的零售商将具有增长潜力。”,消费者想要什么,消费者的最大要求是
存货能见度。因为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是根据在线购物体验建立起来的,所以
缺货现象让他们觉得难以接受。60%的被调查消费者表示,在前往商店之前能够查明某商品是否有存货对他们很重要。46%的消费者表示,零售业员工使用移动设备来解决缺货问题很重要,这比去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零售商提供个性化促销很重要,特别是在这些促销是按需提供的情况下。48%的购物者重视与零售商的个性化在线沟通。当在商店内时,44%的购物者希望进行按需沟通,41%的消费者表示,商店营业员根据其购买历史或偏好提供个性化促销很重要,去年这个数字是36%。,另外,研究还发现,营业员在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的可信任来源名单上排在末位——这是营业员角色正在变化的另一个迹象。,研究表明,零售商应当
优先考虑向营业员提供用于监视存货和提供促销的各种工具,而非只提供普通的产品信息。, ,
,
随着中国数字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日益提升的接纳度以及大型零售商纷纷提供更加完善和多样的线上服务,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远超预期。麦肯锡iConsumer 2015 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覆盖了中国不同级别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共计约6.3亿的互联网用户,对其行为和意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挖掘(见图1)。调查结果揭示了若干发展趋势,包括:社交商务呈现强劲增长趋势,线下实体零售店向“展示厅”的转型,消费者对线上线下融合(O2O)服务的热情增加,食品网购需求的大幅增长,以及农村居民始料未及的线上参与程度。这些发现说明,中国数字消费者已处于全球最进阶消费
者之列的中国数字消费者越来越欢迎并需要更多的创新网购体验。, ,,中国是世界上社交网络用户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后是美国和巴西。QQ和微信这类社交服务平台不仅为中国5亿社交网络用户提供了通信和娱乐功能,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我们的调查显示,活跃社交用户更少使用手机短信(比使用社交网络之前减少17%)、更少看电视(少10%)和更少打电话(少6%)。惊奇的发现是,社交网络用户却更多地使用网络购物(比使用社交网络之前增加38%,见图2)。社交和购物行为穿插交织,导致中国购物者把朋友的推荐(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推荐)作为其网购时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在社交商务领域我们已经看到许多创新出现,特别是在移动社交平台方面。如2014年,数千商户将中国流行的直销模式移植到移动平台上,通过建立半私密的50-100人组成的微信群,向朋友和朋友的朋友销售从有机蔬菜到最新时装等各类商品。2015年,我们预期企业将继续从该趋势和模式中受益,借助中国庞大的社交用户人口打造数码版的直销网络,依赖口碑和推荐,销售更多的商品(如化妆品、医疗保健和保险产品)。在中国‘高度创业’的文化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商家,每个人也都是客户,所以社交网络将继续对电子商务发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尤其在2015年,我们认为掌握社交营销、以先发制人的优势在社交平台:如微信,试点投放广告将使零售商突围而出、运筹制胜。,,“展示厅”:传统零售商的华丽转身?
电子商务正快速地改变着中国消费者购物研究及购买商品的方式。2011年我们的调查显示,平均而言,一位中国消费者在购买贵重物品如消费电子产品之前会进行10-12次商品接触(包括线上和线下),接触点包括搜索引擎、产品网站和实体门店。实际销售并非总是在实体门店完成。实际上,目前有16%的消费电子产品是通过线上售出的,而5年前这个比例只有1%。以消费电子产品为例,2014年我们的调查发现,展示效应(即购物者在店里浏览商品但通过其他渠道包括线上渠道购买)对30%的消费者而言尤为明显,他们会在店内浏览并同时用手机进行研究,而他们中只有16%最终选择在门店购买此产品(见图3)。该行为表明,零售商为了有效避免销售流失,应该尽可能地打造闭环的全渠道购物体验。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天猫和银泰(中国一家百货商店)之间的实验性合作,购物者可以在店内浏览,并当场用手机在线上下单。从零售商店到汽车经销商的其他企业都会把二维码放到产品的旁边来提供优惠券和产品详细信息。同时,他们还允许消费者选择实体店内没有陈列的商品,打造出虚拟的“产品长廊”,而无需在店内保留存货。最重要的是,零售商能用这种数字互动方式了解其潜在客户,从而对其进行后续的精准营销,提高销售转化率。鉴于展示效应日益彰显,我们预期2015年部分零售商甚至会收缩实体店的数量,转而侧重通过提供高质量的线下服务和
提高线下到线上的转化率来实现差异化。,, ,O2O: 比想象更大
O2O被认为是将改变中国电子商务格局的全新趋势,而中国消费者对O2O的热情比之前预期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的调查显示,71%的中国数字消费者已经在使用O2O服务,其中97%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在未来6个月内仍会继续使用O2O服务甚至增加使用频次。而在还没使用过O2O服务的消费者中,近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愿意在未来6个月内进行尝试。2014年,中国消费者对O2O的预期也变得更清晰:针对货物和商品,72%的消费者希望O2O可以提供网购商品线下退货,56%的人希望可以线上下单、线下取货(见图4)。,消费者这种对实体店铺的需求给中国的纯线上商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挑战——他们是否需要更多实体网点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呢?如今,英美和台湾的一些线上零售商已经开始在便利店设立取货与退货点。而这一趋势也可以让传统零售商重拾优势,因为他们可以更容易地利用现有资产,为消费者带来全渠道的购物体验。
2015年中国消费者对O2O的期望是什么呢?餐饮和旅游行业的O2O应用已开展得相当蓬勃。参与我们调查的消费者最希望看到另外三个类别的O2O服务出现:娱乐(61%),医疗保健(47%)以及住房与汽车服务(42%)。但O2O不仅止于服务。“双十一”(中国版的黑色星期五)汽车线上销售的骄人成绩说明中国消费者还愿意通过O2O方式在线上购买大件物品:当天各大网站预订和售卖了15万辆汽车。中国最大的汽车门户网站之一的“汽车之家”接受了超过3.7万张订单,总价值约65亿元。汽车买家可以在线上付定金或全款,然后到经销商店面结清余款和提车。要成功赢得这些勇于尝新、快速学习的中国消费者,企业需扩大O2O服务的范围并找到创新方法,以多渠道方式服务并满足客户的需求。,,农村的电子商务势力
提到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人们普遍认为是有天壤之别,但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互联网普及率较低,但60%的农村数字消费者都在使用电子商务,他们跟城市居民一样活跃(见图5)。针对这一趋势,中国一些领先的零售商已开始迅速行动,建立县级运营中心。这些举措不仅方便了商品的下乡,也加快了农产品向城区的输送。不仅如此,在农村网购用户中,感觉自己是更“被赋予了力量”的人比一线及二线城市多出25%,他们认为自己是“网购达人”,通常渴望第一个尝试新的产品和服务。然而,农村的物流和分销体系还欠发达。如果能把商品送达到这些农村“网购达人”的手里,对许多产
品的销售都将大有裨益,对于国内分销渠道关系薄弱的跨国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另外,85%的农村网民表示他们更可能使用手机上网(比城市的比例高)。如果品牌企业能根据农村市场的情况和局限进一步完善其移动购物体
验的完整闭环(从商品发现到商品交付),这将是一大利好。,,饥饿的数字王国 ,尽管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线上购买服饰类商品(66%的人在过去3个月内购买过),但他们购买得最频繁的却是常温和生鲜食品(食品购买频次是34次/年,服饰类是22次/年,见图6)。40%的中国消费者网购食品,而美国网购食品的消费者只有10%。不断提升的物流和送货速度推动了中国消费者每两周一次的食品网购需求。40%的零售商家提供当天或次日送达,而2011年该比例只有29%。目前网上销售主要集中在常温食品,生鲜食品品类则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诸如一号店和美味77网已经开始向消费者提供生鲜肉品、水果和蔬菜,并提供24小时内送货上门。电子商务巨头如京东等也积极在中国大城市中搭建冷链配送体系。抓住中国数字消费者的胃似乎就能抓住他们的心,满足这个重要的基本需求将有利于大大加强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网站的粘度和购物频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