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辰娱乐账号注册“ 下的文章
0502
相传在遥远的远古时代,有一种美丽的鸟,生活在中国的南海,它绚丽多彩的鸟羽红绿两色相间,正面视之为绿,曰翠;侧面视之为红,曰翡,十分美丽动人。这就是战国时代宋玉《招魂》中所书“翡帷翠帐之鸟”——翡翠鸟。

据说古代皇宫的贵妃们常常将翡翠鸟的羽毛插在头上作为发饰。后来,人们发现缅甸出产的一种玉石,制作出来的饰品光彩眩目,就像翡翠鸟的羽毛一样美丽,接着加工成品供人珍藏。现如今,因其稀有和昂贵,被人们广为收藏且升值空间巨大。这种美丽玉石,便是被人们称之为翡翠的珍贵玉种。

今天的翡翠市场,在投资者纷纷涌现的高温状态,不乏出现工艺精美的不菲之作,天然翡翠手镯,碧色清透,光泽柔和。
0426
易车抢先试驾
福田进军乘用车市场的信心很坚定,这点从他们投资宝沃的行为就可以看出。当然,冲破市场固有形象是一件很艰难也很有危险的事,有了坚定的信心却依然会任重道远。
而福田肯定是有这个实力和资本的,至于态度就要来看看他们的新车伽途GT表现如何。“回本神器”本是一个褒贬不一的词汇,在我这里更倾向于把它归为有较高的性价比。但是,除了“回本”之外,它其实还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小性格让我很喜欢!
伽途GT这款车我们之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介绍过,所以今天还是从外观到内饰以及试驾几个篇章带大家了解一下这款带有MPV风格的SUV车型。
外观-带有MPV风格的SUV
伽途GT是福田面向乘用车市场开发的一款SUV车型,不过从身形上看它确实有很多MPV的身影,比如较长的前后悬、较大的车身侧面积、平直的车顶等,当然它也有较高的离地间隙。所以你说它跨界了也行,它在满足乘坐需求的同时也能兼顾一些烂路行驶,实用性确实很强,不过你也不能要求它真的在offroad路段撒野。就如文章开头所说,它的车头相对传统SUV来说更为低矮,而且后悬也更长,所以它的接近角和离去角都并不算大。从轮拱位置来看底盘确实抬高了不少,这也是为了伽途GT的潜在车主考虑,满足商家两用,还能应对乡镇之间的烂路。



就如文章开头所说,它的车头相对传统SUV来说更为低矮,而且后悬也更长,所以它的接近角和离去角都并不算大。从轮拱位置来看底盘确实抬高了不少,这也是为了伽途GT的潜在车主考虑,满足商家两用,还能应对乡镇之间的烂路。

正因为它的侧身面积比较大,类似MPV造型,这才让它16英寸的轮圈显得有些小,不过好在双五辐的造型还比较时尚。



伽途GT的外形并不是为了拉风而打造,更多是考虑了它的多功能性,在前脸增加粗壮镀铬营造豪华感,并且让头灯和尾灯更加精致,然后车顶和侧裙前后杠都采用双色设计。福田希望它可以在满足实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把它打造的时尚、豪华、精致一些。
内饰-使用更多时尚元素
从内饰更可以看出它的时尚感,从悬浮屏幕到全液晶仪表,伽途GT也想秀一把科技感。包括中控材质的选择,虽然中间钢琴漆装饰板配合红色勾边的设计有些浮夸感觉,但是拼接工艺还是说得过去的。
全液晶仪表居然还有两种主题模式,为了不让其反光表面做了类似磨砂的处理,这样亮度会打一些折扣。仪表屏幕可显示行车信息和一些车辆调节功能,既然已经做了全液晶仪表,再添加一些导航和多媒体功能岂不更好。


仪表屏幕调节按键在方向盘右侧(如图右下角),你需要先按左上角的按键切换菜单,然后OK键选中,再按左上角按键选择子菜单选项,返回也必须在菜单里选择。方向盘左侧的选项按键只负责切换音乐,所以在按键操作逻辑上需要熟悉一阵子,其实增加一个选项键和返回键会更加一目了然,在人性化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



空间-坐7个人妥妥的
伽途GT乘坐7人基本没有问题,当然它可以选择7座版本(2?2?3),也可以选择8座版本(2?3?3),而且第三排座椅可折叠起来扩展后备厢空间。





动力-不仅仅是够用
伽途GT的动力已经不仅仅是够用,它的1.4T发动机达到110kW的最大功率和250Nm的最大扭矩,虽然没给出相应转速区间,不过从1395ml的排量以及完全相同的功率和扭矩,再加上都是同样的爱信6AT,虽然想一想也知道这是宝沃BX5上那套动力系统,这也就难怪伽途GT的动力释放的如此酣畅淋漓,试驾过BX5 1.4T版本的人一定都对它变速箱和动力的匹配深有好感。

伽途GT的油门非常听话,脚下踩多少给多少,如果深踩一脚的话,甚至能够给你一定的推背感!这样的动力表现对于这个级别来说,我无法给出不足,如果强行说的话,就是涡轮达到最大增压值的前后,动力会有些区别,不是那么的线性,不过这样要求对于小排量增压发动机来说确实有点吹毛求疵了。


我想这个级别能用到爱信6AT的车型确实很少见,况且和动力的匹配也相当到位。当然这种调教很可能参照了宝沃BX5。尤其是精准快速的将挡动作,对于伽途GT我不会给出别的要求了。

而且如果正常驾驶中,它也会在不到2000rpm升挡,换挡间隙相当平顺而且不失动力,因为在1700rpm之后就能感受到峰值扭矩的洗礼,充沛却又不突兀,整体加速感受很舒服。





试驾总结:伽途GT的动力和传统系统的匹配非常舒服,这也是它的一个亮点!面对大幅度波动,悬架对于车身余震抑制的也很到位。不过由于弹簧设定偏硬,加上整车NVH略显一般,导致路感非常清晰,噪音有些大,不过这些感受放在这个级别也无可厚非。而让我产生这种不满的感觉大部分是来自它优异的动力体系,“如果再怎么怎么样,就更完美了”是我试驾伽途GT时候一直围绕在脑子里的声音。
作为SUV它的造型可能并不算很优秀,但作为多功能性用车,我想伽途GT还是很称职的,福田在打造它时应该对它的用户群体把握已经很到位了,不过伽途GT还是体现出很多价值以外的东西,比如外观的精致、内饰的科技氛围和时尚感乃至出色的动力。我想这应该是福田迈入乘用车的一个重要过渡,也相信他们有实力在这一选择上走得更好。(本文转自易车网)
0425

请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投票

0424
0413
一、前言:蓝宝石同步首发2款RX 6600 XT显卡
8月10日,AMD Radeon RX 6600 XT如期而至。这也是有史以来AMD能效比最优秀的显卡,当然,在这方面同时也吊打NVIDIA全系。
仅仅还在3年前,AMD的当家花旦RX 590被GTX 1080各种花式吊打,天辰平台官网谁又有想到AMD能够如此迅速就能翻身呢!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往往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
作为AMD的核心AIB合作伙伴,蓝宝石同步发布了RX 6600 XT白金版和RX 6600 XT超白金2款产品。这2款显卡也都来带了我们快科技评测室,今天首先为大家带来的是RX 6600 XT白金版评测。
在蓝宝石旗下的产品线中,白金系列显卡定位于中端,主打性价比,因此这款RX 6600 XT白金版在规格方面比较中规中矩。
GPU-Z显示,天辰登录RX 6600 XT白金版的基础/加速频率分辨为2000MHz、2589MHz,这2个数字比公版分别高了32MHz、4MHz。
另外,显存频率是16GHz,容量8GB,带宽256GB/s,TDP 160W(GPU核心功耗是135W),这些参数与公版完全相同。
二、外观:双风扇双热管 + 10相供电设计
蓝宝石RX 6600 XT白金版沿用了RX 6700 XT的外观设计,显卡的三围尺寸260×120×49mm,正面是2个12扇叶的轴流风扇。
一体式金属背板,可以辅助散热并加固PCB板。
蓝宝石在显卡的尾端做了镂空设计,使得气流能更轻松吹透散热器,对于提升散热效率有一定的作用。
顶部视角图,天辰测速单8pin供电接口。
拆下来的风扇框架。
这种规模的散热器很少见了,1条6mm的U型管 + 1条6mm的S型热管,效率与3条U型管相当。
显存以及供电MosFET都覆盖有导热背胶,可以对显卡的关键部位进行散热。
PCB板本体,8+2相供电电路。
PCB板背面。
Navi 23核心,172亿个晶体管,芯片面积336mm2。
8相核心供电,应对135W核心功耗绰绰有余。
2相显存供电。
三、理论性能测试:3DMark最高运行频率可达2633MHz
测试平台如下:
1、3DMark
在2K分辨率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中,RX 6600 XT图形分数达到了13161分,核心温度最高66℃,核心运行最高频率为2633MHz,显卡最大功耗达到135W。
在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测试中,RX 6600 XT图形分数为6561分,核心温度最高67度,Hot Spot最高可达83度,核心运行最高频率为2606MHz,显卡最大功耗达到了136W。
在3DMark Fire Strike测试中,RX 6600 XT白金版在2K分辨率下比RX 5700 XT弱了2%,但是4K分辨率下又反超了1%。
和RTX 3060相比,RX 6600 XT在2K分辨率下分数要高出前者21%,4K分辨率下则高了24%。
2、3DMark Time Spy
在3DMark Time Spy测试中,RX 6600 XT图形分数达到了9465分,核心温度最高68℃,Hot Spot最高85度,核心运行最高频率为2551MHz,显卡最大功耗达136W。
4K分辨率3DMark Time Spy Extreme测试中,RX 6600 XT图形分数为4296分,核心温度最高69℃,核心运行最高频率为2573MHz,显卡最大功耗达到了137W。
在3DMark Time Spy测试中,2K分辨率下,RX 6600 XT白金版仅比RX 5700 XT快了2%,比RTX 3060 Ti快了7%。
4K分辨率下,RX 6600 XT比RX 5700 XT快了3%,比RTX 3060快了4%。
四、游戏测试:2K分辨率也能一战
1、德军总部:新血脉
2、地平线:零之曙光
3、孤岛惊魂5
4、古墓丽影:暗影
5、绝地求生
虽然RX 6600 XT白金版在1080P分辨率下表现相当亮眼,但是在2K分辨率下其性能也不容小觑,主流的3A大作在基本上都能有超过60FPS的帧率表现,而且在这个分辨率下其性能也是强于RTX 3060和RX 5700 XT的。
五、温度与超频测试:烤机半小时仅68度
1、温度测试
使用Furmark来对RX 6600 XT白金版进行烤机测试,测试是室温为30度。
Furmark的参数设定为1920*1080分辨率、0AA。运行25分钟之后,RX 6600 XT白金版的温度稳定在68度,Hot Sport温度是89度,运行频率则为2275Hz,GPU功耗134W,风扇转速1666RPM。
2、超频测试
蓝宝石RX 6600 XT的预设频率为2593MHz,和公版的2589MHz相差无几,核心TGP是135W,并且有20%的提升空间。
我们收到的这块RX 6600 XT可以将最高频率拉到2750MHz,显存频率可以拉到2150MHz(等效17200MHz),TGP拉到165W,电压保持1.15V。
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中,超频后的RX 6600 XT白金版拿到了13826分,比默频的13161高了665分,提升幅度约为5%。在运行中,最高频率可达2671MHz,大多数情况下在2654MHz附近。
六、总结:它的表现与预想的要好
说实话,当我们拆下蓝宝石RX 6600 XT白金版的散热器时,稍微有点惊讶,2热管的散热器是不是有点太单薄了!
但实际上,这样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我们将这块显卡使用FurMark烤机将近半小时,它的最高温度也仅为68度,同时风扇转速也只有1666RPM,这样的转速对于90mm的风扇而言,相当静音。
出现这样的结果首先是得益于RX 6600 XT非常优秀的能耗比,其GPU的TGP仅有135W。其次就是蓝宝石在散热设计上也别有用心,比如显卡背板尾端有大面积的镂空区域,如此的设计可以让热风直接吹透显卡而不会在PCB上反复循环和逗留。
在性能方面,虽然RX 6600 XT堪称1080P神卡,它在1080P分辨率下要比RTX 3060和RX 5700 XT强了10%左右。但其实在2K分辨率下,它的成绩虽然不像1080P那样耀眼,但也有一战的能力,能比RTX 3060强5%,大部分3A游戏在此分辨率下开启最高画质都能有60FPS以上的帧率。
0413
一、前言:一体机成办公完美之选 台电这台“面子”十足
PC发展几十年,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产品形态,天辰平台官网其中一体机是非常特殊的存在。由于成本、性能等方面的限制,一度位置非常尴尬,高不成低不就。
但是近些年,随着PC硬件技术的成熟、办公需求的变化、节能环保的重视,一体机悄然迎来了第二春,尤其是在商用办公领域,正在大放异彩。
作为商务办公人士,不需要玩家级别的高配硬件,在性能足够用的情况下,更在意电脑美观、清爽的设计,毕竟没人愿意看着自己办公的桌面空间“线还乱、理不清”。
一体机恰好就能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体积更小、便携性更好、连线更少、功耗更低、买来即开即用。这样的方案对于办公人士而言,无疑是最高效、最省事、最省心的。
台电早在2015年就正式进入了一体机领域,凭借严苛的产品设计、优质的服务,在市场上逐渐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快科技近日就到了来自台电的一体机T24慧眼。
作为一体机的“门面”,它配备了23.8英寸大屏,分辨率为1920×1080,178°广视角,99%RGB色域,最高亮度300nit,色彩层次可达3000:1对比度,三面边框仅3mm,实现了高达86%屏占比,整体“面子”十足。
处理器采用了Intel 10nm工艺制程的11代赛扬N5095,4核心4线程,最高频率可到2.9GHz,TPD仅有15W,还搭载了8GB DDR4内存和256GB容量的固态,非常适合日常办公,性能够用还省电。
此外,台电T24慧眼还内置了有线+无线双网卡,无线传输速率最高可达866Mpps,集成蓝牙4.0功能,办公处理文件非常方便。
以下为台电一体机T24慧眼的具体参数:
二、外观:熊猫配色有格调 “慧眼”散热有一手
台电一体机T24慧眼造型走的是“极简主义”风格,在熄屏或深色背景下,天辰登录可以呈现出极为强烈的黑白搭配熊猫色,显得别具一格。
同时,机身还可进行45°角度的调控,而整体算上支架仅仅只有541X420.3X176.3mm,观感轻薄。
即便浅色背景下,天辰测速仅仅3mm的上部和左右三窄边框也几不可见,实现了86%的屏占比,视觉感非常强烈。
23.8寸屏幕分辨率为1920X1080,178°广视角,支持99%SRGB色域,素质不俗,非常适合日常办公、休闲。无论文档、表格、PPT,还是看看视频、打打游戏,都有很强的视觉舒适度。
后背采用“慧眼”设计,官方称灵感源自于英国"伦敦之眼",兼顾未来科技与艺术,除了好看外,还可以利用冷风吸入,让内部得到进一步的降温,再由多个出风口将热量高效抽出。
底座支架和主体采用了快拆式设计,无论安装还是拆解都非常简单。
T24慧眼底部左侧按钮细节,从左到右依次为:电源开关、熄屏键、亮度增加、亮度降低。
T24慧眼底部右侧细节,为了方便地扩展连接各种设备,提供的I/O端口也很丰富,
从左到右依次为:电源输入、HDMI视频输出、COM视频输出、USB 3.2x2、千兆RJ-45、USB 2.0X2、音频接口X2。
音频接口上方预留了一个空接口,不知何用,看起来像是为USB准备的。
在显示器后面板散热孔底部还额外提供了两个USB 2.0接口。
电源和线缆一览
电源最大支持48W输出
T24慧眼还附送了无线键鼠套装,让用户远离线缆所带来桌面和机箱杂乱无章的困扰。
三、性能测试:CPU性能媲美桌面奔腾
T24慧眼搭载了Intel的赛扬N5095处理器,今年上半年刚刚发布,代号Jasper Lake,10nm工艺制造,基于低功耗、高能效的Atom凌动架构。
这款处理器的具体规格,4核心4线程,睿频最高可到2.9GHz,TPD仅有15W,图形方面集成了Intel UHD Graphics核显,16个执行单元,最大频率可达750MHz。
——处理器性能测试
1、CPU-Z
在CPU-Z测试中,单核跑分为263分,已经快追上AMD的入门级速龙200GE APU,而后者TDP可是有35W。多核跑分为1003.2分,超过锐龙200GE,基本相当于桌面级的奔腾G4560。
2、Cinebench R20
在CineBench R20跑分测试中,单核跑分为223,多核跑分为704,和桌面上的入门级奔腾、赛扬基本相当,但功耗低的多。
3、wPrime
单核跑32M数据用时70.234秒,多核跑1024M数据用时653秒。
——硬盘测试
AS SSD Benckmark测试下,顺序读写分别为452MB/s、402.98MB/s,4K随机读写分别为20.21MB/s、65.18MB/s,总分为683分。
在CrystalDiskMark测试下,顺序读写分别为489.97MB/s、411.39MB/s,4K随机读写分别为20.24MB/s、36.65MB/s。
T24慧眼采用了台电自家的M.2 SSD,从测试成绩可以看出,走的是SATA通道协议,速度不算特别快,但对于商务办公也是绰绰有余,远胜机械硬盘。
——屏幕测试
T24慧眼色域为96% sRGB、73% Adobe RGB、74% P3和68% NTSC,色彩显示很是标准。
在测试中静态对比度为1100:1,亮度最低为94nits,最高为290nits,由此看来,屏幕应该是采用了类IPS面板。
四、功耗测试:满载不超过50W
1、AIDA64烤机测试
我们使用AIDA64进行为时10分钟的烤机测试,赛扬N5095全程功耗稳定在9W,核心温度75度。
2、4K视频测试
在线播放4K 60FPS视频,Intel赛扬N5095内置了Intel UHD Graphics核显,处理器占用率30%-45%左右浮动,核显占用率在50%-60%左右浮动,可以看出在日常影视方面,还是能够完全应对的。
3、功耗总结
我们用功耗仪测试了T24慧眼一体机在待机、4K视频播放以及烤机状态下的整机功耗。
从结果可以看出,在待机模式下,功耗只有38W,而在4K视频播放和烤机的极限状态下,整机功率才让电源满载达到49W。
五、总结:高颜值低功耗一体机省事又省心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T24慧眼一体机的优点:
1、占地空间小,白色调颜值高,彻底告别理线繁乱。
2、99%色域显示,屏幕还原准确。
3、扩展性强,日常办公需求完全满足。
4、功耗满载也不超过50W,处理器温度最高只有75度。
唯一的不足,就是那颗赛扬N5095处理器性能还是略弱一些,而且满载功耗也只有9W,发挥不够充分。
可能会有人说,就这?为什么不直接考虑笔记本呢?那么我告诉你,这台一体机只需要2399元即可拿下,而市面上的一体机大多都在3500元以上,是不是立马就变得很香了?
而且,这台T24慧眼一体机的定位是商务办公,并不需要太高的性能,在文档处理、图形处理、影音播放、视频会议这几块,都是可以轻松满足的。
它还内置了高速SSD,在近500MB/S的速度下开机只需要10秒钟,避免了工作时开机等半天的尴尬,日常文件处理也能快速响应,此外还非常贴心地附送了白色的键鼠套装。
额外再加个外置摄像头麦克风,在这特殊的疫情时期,拿来给学生上网课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这台T24慧眼一体机拥有时尚高颜值的外观,身材小巧,百搭的造型放在各类环境下都不显得违和,加上只有一根电源线,可以大大提升办公环境的氛围,告别“线还乱、理不清”的窘境,带着更愉悦的心情投入工作。
作为国产品牌的台电,集外观、结构、软件、硬件、工程、品质六大模块于一体,品质和售后也可以让办公人士妥妥地无需担心。
0413
一、前言:前方高能 属于机动战士的浪漫
《机动战士高达》自1979年登场以来,天辰平台官网在全球已经拥有庞大的粉丝群,是ACG粉丝和机甲粉丝心中神作,在二次元世界有着极高的声望,而每当有联名周边产品推出,也都备受粉丝关注,比如说游戏外设。
一直以来,外设装备对于游戏玩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显示器到键盘到鼠标,只要选的好,都能大大助力玩家在游戏世界中驰骋纵横。
机械键盘,凭借独特的手感、设计,更是在游戏世界畅游拿高分的得力“武器”,一把趁手的“武器”可以让玩家在游戏体验中如虎添翼。
说起来,动漫、机械键盘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若两者结合,更能让玩家与粉丝无法拒绝这双重的诱惑。
如今,知名键盘品牌ikbc就带来了正版授权的《机动战士高达》联名款——ikbc ZAKU II VER1.3 Z200Pro 2.4G无线机械键盘。
这款红渣古主题的机械键盘,配色取自三倍速的赤色彗星夏亚的专用座驾MS-06S的红渣古,整体以鲜红色为主,暗红色为点缀,颜色十分协调,天辰平台官网令人一眼中毒、过目难忘。
同时,键盘尺寸约为443mm×137mm×42mm,重约1.25kg,键位为108键,支持2.4G无线连接。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键盘的表现。
ikbc ZAKU II VER1.3 Z200Pro 机械键盘参数:
二、外观和体验:猛男专属色 帅就一个字
包装上正面为吉恩公国标志和红色渣古图案,整体以黑红配色为主。
键盘整体对应红色渣古配色,而且有深浅双色,更有层次段落感,不那么单一,而且有着多处红色渣古的元素,信仰随处可见。
四等窄边,键位布局为108键,在标准104键盘布局上额外多了Z、E、O、N键,整体比较紧凑。
耐磨、干燥、抗油的PBT键帽,双色注塑,而且6排4阶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左上角ESC下方和右上角的ZEON一白一黑,天辰测速右上角的ZEON为四个多媒体建,分别为音量静音、音量减小、音量增大、打开计算器,下面的键盘四个指示灯,除了常规的三个,第四个是低电量提醒指示灯。
方向键上面白色GUNDAM MOBILE SUIT标志表示这款键盘是和《机动战士高达》联名的。
拆开键帽,露出轴体本身,为国产TTC红轴。
空格键两边采用了卫星轴,防止出现左右不平衡的情况。
后背上方有四个网纹的防滑垫,下方两个细长的防滑垫,防止游戏时键盘移位影响手感。二段式可高可低的脚撑,可根据玩家的需求调节。
底部上方采取了防滑措施,并用了二段式的脚撑。
背部电池仓,两节7号,还贴心地加入了2.4G无线接收器的收纳空间,以防拔出时容易丢失。
三、体验: 国产TTC轴 体验不输CHERRY
说到机械键盘轴体,大都数人第一印象就是德国Cherry樱桃轴。诚然,樱桃轴一度是机械轴的代名词,其手感、其质量都让人沉醉,但近些年来,樱桃轴一直没有太大变化,一直在吃老本。
另一方面,国产机械轴体作为后起之秀,在创新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也逐渐找到了感觉,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来自正牌科电公司的TTC轴,就是国产轴的一线产品,知名度已经渐渐打开,得到越来越多厂商的采纳、玩家的青睐。
其实,正牌科电也是老牌大厂,只是此前主要活跃在代工领域,导致很多普通消费者不知道它。事实上,国内销售的CHERRY轴,也正是TTC代工的,足可见其品质、可靠性。
我们手上这款ikbc ZAKU II Z200 Pro用的是TTC红轴,和CHERRY红轴的参数对比如下:
从参数上来看,TTC红轴与CHERRY原厂红轴非常接近、HERRY原厂红轴的手感就是柔软舒适,初始压力为30cN,触发压力为45cN,到达最底端位置,压力达到60cN,最大行程4mm,导通行程2±0.4mm。
TTC红轴的平均压力克数要比CHERRY原厂红轴低2cN左右,最大行程同样都是4mm,只是导通行程短了0.2mm。
参数上细微的差别反应到手感上,相比CHERRY红轴,TTC红轴的手感压力曲线更加线性,前半段的手感更软一些,触发后,后半段更加有韧性,和CHERRY原厂红轴是不一样的感觉。
另外,PBT材料在抗磨耐油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同时触摸手感有轻微的颗粒感,比ABS材料更能长久保持清爽的手感,不容易打油。
键盘采用2.4GHz无线连接,只要在电脑端插入接收器即可使用,无需配对,供电来自两节7号电池。
如果有需求,还可以选择蓝牙有线双模、Type-C有线两种版本。
延迟方面,从测试图中看出,无线机械键盘回报率和响应时间为主流的125Hz/8ms,同时按下全按键无冲突,对于日常办公和游戏都可以轻松应对。
四、总结:红渣古联名键盘 用途不同选择不同
作为红渣古联名款——ikbc ZAKU II VER1.3 Z200Pro 2.4G无线机械键盘,随处可见的红渣古元素时不时地提醒你这是高达联名款键盘。
这也应该是市场上为数不多采用全红配色的键盘之一,出手就是鹤立鸡群、卓尔不群,即便你不是二次元玩家也会很难抗拒它的魔力。
它采用了国产的TTC机械轴体,一方面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实惠的售价,另一方面在表现上并不输给CHERRY轴体。
同时,键帽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键帽材质上采用了比ABS更好的PBT,在耐磨和抗油上有了更突出的表现,保证了长时间使用不会影响手感,在游戏中也能获得更酣畅淋漓的感觉。
寿命方面,ikbc ZAKU II Z200Pro 无线机械键盘的轴体采用了双金触点,每颗寿命可达5000万次敲击,续航两节电池在日常使用下可达半年,自然是不用担心的。
该键盘目前还提供有线版,轴体有青轴、茶轴、红轴三种方案,对于有着不同需求的玩家来说选择更加丰富。价格方面,Pro无线版为439元,有线版则是349元。
0413
一、前言:一体机取代台式电脑是办公电脑大势所趋
不知道你所在的办公室是否如此:桌上的接线板插着显示器、主机的电源线,键盘线、鼠标线、HDMI线以及各种数据线交织在一起令桌面凌乱不堪,天辰平台官网而办公桌下硕大的主机还占用了本就不多的空间。
在追求低碳节能以及小型化办公的几天,传统的台式电脑与办公环境早已格格不入,而笔记本受限于屏幕太小、键盘手感的问题,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时候,一体机走上了前台。
其实除了占用面积小之外,一体机还有很多优势。比如其所用的DC直流电源适配器的转换效率要远远高于传统的ATX电源,特别是在负载下更是如此,天辰登录一台一体机一年可以轻松省电100度。
另外由于集成度较高,整个一体机就只需要一条电源线就够了,瞬间解放了桌面,比如我们今天测试的这台onebot M24A1一体机。
onebot M24A1一体机主要面向商务办公市场,搭载了一块是Intel第11代酷睿i5-11400处理器,具备6核心12线程,TDP为65W,最高加速频率4.4GHz,全核频率4.2GHz。
屏幕采用的是一块23.8英寸的IPS显示屏,拥有99%sRGB色域、300nit亮度以及3000:1的静态对比度。
主机的体型十分迷你,541*330*54mm(长x高x厚)的三围就和一台23.8英寸的显示器差不多。
另外onebot M24A1一体机还会附送一套无线键鼠,天辰测速因此整个主机只需要链接一条电源线即可。
七彩虹onebot M24A1参数如下:
二、图赏:三面窄边框设计 + 3热管涡轮风扇
Onebot M24A1一体机的外形设计融合了许多商务元素,整机的尺寸只有541*330*54mm(长x高x厚)。
屏幕采用了流行的三面窄边框设计,屏幕下方还有一个200万摄像头以及阵列麦克风,方便远程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200万摄像头可以通过滑动底部的迷你挡板将其遮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隐私泄露。
正面是一块23.8英寸1920×1080分辨率IPS屏幕。一般来说办公桌子的纵深较小,而23.8英寸就是一个很均衡的尺寸。
这块屏幕拥有99%的sRGB色域,300nit的亮度以及3000nit的静态对比度。
矩形底座看上去十分稳定可靠,底座支架上还设计了一个椭圆形的理线槽。
一体机的背面看上去也十分简约。
屏幕支持20度的仰角和5度的俯角调节。
机身左侧有2个 USB 2.0接口以及一个SD卡读卡器插槽。
主要的I/O接口都被集成在显示屏底部,有4个USB3.0、1xCOM(串口)、1xHDMI、1xRJ45千兆网口、3.5mm耳麦接口各一个以及一个DC电源 插口。
底部边框上有摄像头的滑动开关以及主机电源按钮、另外还有2颗按钮用于调节显示器亮度。
电源适配器,支持100~240V宽幅输入,输出规格19V6.32A,最大输出功率120W。
打开一体机的后盖,可以看到主要的元件都有铝合金护甲保护着,左边预留有2.5寸硬盘位,旁边是那条线是一体化的硬盘电源数据线。
右边可以看到一个规模不算小的涡轮散热器。
。
散热器配备了3条热管,应该是可以轻松压制65W的i5-11400处理器。
去掉铝合金防护罩,可以看到主板以及大部分配件。
与传统的一体机不同,onebot用的是一块桌面版的i5-11400处理器,若有需求可以自行更换其他型号的第10、11代酷睿处理器。
放大一下看得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主板上有一个M.2 2280接口,预装了一条七彩虹CN500 512GB SSD,处理器左边是2条SO-DIMM接口,插着2条海力士DDR4 2666MHz 8GB内存,总容量是16GB。
七彩虹CN500 512GB SSD。
2条海力士DDR4 2666MHz 8GB内存。
三、性能测试:屏幕静态对比度惊人
1、CPU性能测试
onbot M24A1一体机采用了一块Intel第11代酷睿i5-11400处理器,6核心12线程设计,加速频率高度4.4GHz,全核频率也有4.2GHz,TDP 65W。处理器集成UHD730显卡,内置24组EU单元,GPU频率可达1.3GHz。
首先是CPU-Z,测得的单核分数是567,多核分数3161。
在CINEBENCH R20测试中,i5-11400的单核心成绩是477cb,多核心分数是2388cb。
2、磁盘性能测试
onbot M24A1一体机采用的是七彩虹自家的CN500 512GB SSD,在AS SSD Benchmark中,这512GB SSD的总分为798,顺序读写超过520MB/s、480MB/s,4K随机读取20MB/s,随机写入81MB/s。
在CrystalDiskMark测试中,顺序读写速度分别达到了562MB/s和508MB/s。
3、屏幕测试
92%的sRGB色域、71%的Adobe RGB色域与72%的P3色域和69%的NTSC色域。
静态对比度表现不错,最低都有2580:1。不过亮度很奇怪,0%也有180nit,100%亮度下为280nit。
四、功耗与散热测试:烤机11分钟仅70度
1、烤机测试
使用AIDA64 FPU进行烤机测试,初期i5-11400处理器的功耗可以稳定在65W,最高温度81度。随着测试的进行,处理器的功耗会降低功耗来控制温度,我们测试了11分钟,i5-11400的功耗稳定在52W,核心温度70度。
这个表现要好于大多数一体机 。
2、功耗测试
在线播放蓝光视频,由于UHD750直接硬件解码,因此处理器的占用率仅有4%,视频播放也播放流畅。
我们用功耗仪测试了onebot一体机在待机、视频播放以及烤机状态下的整机功耗,测试时屏幕开启50%亮度。
由于onebot一体机屏幕亮度较高,设置50%的亮度也有230nit,差不多是正常家用显示器的最高亮度了,因此其功耗可能会相对高一些。
实测在待机模式下,一体机的整机功耗是51W。在想播放1080P视频时,功耗略微提升到了57W。在使用AIDA64 FPU进行烤机时,整机功耗也只有120W。
五、总结:瑕不掩瑜 性价比最高的一体机之一
下面是对onebot M24A1一体机优缺点的总结:
1、占地空间小
其实这是所有一体机的优势,onebot M24A1一体机采用三面窄边框设计,厚度只有5.4cm,占用的空间与一台24寸显示器相当,省去了庞大的主机,可以让上班族有更多的收纳空间。
2、桌面更加整洁
相比传统台式电脑的主机显示器电源线、视频线、网线、键盘鼠标线、麦克风线,onebot M24A1一体机只需要一条非常电源线即可,桌面整洁可以让整个办公室办公环境更加令人舒畅。
3、99%色域显示屏
这台主机配备的显示器拥有99%sRGB色域(实测是92%sRGB),另外静态对比度也相当惊人,接近3000:1,拥有非常良好的视觉观感。
4、扩展性强
onebot M24A1一体机有一条m.2 2280接口、2个SO-DIMM插槽、一个2.5寸硬盘位,CPU也可以自行更换成第10、11代酷睿处理器的任何型号。这样的扩展能力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上班族的需求。
5、温度控制不错
在3热管涡轮散热器的压制之下,i5-11400在烤机时的温度也就只有70度,这个温度远远低于绝大多数一体机以及笔记本电脑。
再来说说不足。
首先是屏幕最低亮度较高,达到了180nit,暂时无法调的更低,希望下一个版本的固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就是功耗问题,由于七彩虹温度策略有些激进,处理器的温度墙上限仅仅只有70度,这就造成了高负载下不得不降低功耗(52W),导致处理器的性能无法完全发挥。
最后就是价格了,onebot M24A1的售价是4999元。笔者对比了一下其他品牌的i5-11400一体机,大多在5000~6000元之间,高于6000元的也不在少数。
考虑到onebot M24A1本身不错的素质以及做工,这台机器应该是市面上性价比最高的11代酷睿一体机之一。
0325
一、前言:能用23年的光威长寿SSD
6月中旬,光威推出了Premium系列长寿固态硬盘,定位主流市场,但也具备相当的冲击高端的实力。
我们收到的为1TB版本,根据官方产品信息介绍,该固态的写入总量寿命TBW为800TB。这是什么概念呢?普通用户每天写入100GB,也能连续使用近23年。
闪存颗粒方面,采用了光威自行封装的方案,64层3D TLC NAND,天辰平台官网可提供高达3GB/s的读写速度,非常适合主流应用。
主控采用国产联芸MAP1001解决方案,使用了28nm工艺制造,支持NAND自适配技术,对主流品牌的支持则不在话下。
性能高达3.5GB/s的连续读取速度、3.0GB/s的写入速度,随机读取IOPS高达800K,随机写入IOPS为600K,支持PCIe 3.0x4、硬件RAID功能、先进的电源管理、端到端数据保护。
它还有联芸科技自主研发的Agile ECC2纠错技术,也支持AES256/SHA256和SM2/SM3/SM4国密算法。
联芸MAP1001支持高达8TB的容量,但目前光威Premium系列电商平台在售版本只有512G、1TB可供选择(分别有512MB、1GB缓存),不知未来是否会上架更大容量的固态。
光威Premium系列参数如下:
光威Premium系列固态硬盘的持续读写最高分别可以达到3.3GB/s、2.6GB/s,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长达150万小时。
5年质保、800TB的读写寿命意味着每天可以支持0.44次全盘写入,也就是440GB——一般人远不会有这么大的写入需求。
二、图赏:长江存储64层3D TLC NAND闪存+联芸MAP1001主控
包装以黑色为主,天辰登录正中写着白色的GLOWAY光威LOGO。
正面Premium标志迎着光线会反射金色的光。
光威Premium固态规格为M.2 2280,拿在手上分量十分轻。
从左到右依次为联芸MAP1001主控、南亚DDR3 1GB独立缓存、两个单颗容量256GB的64层3D TLC NAND闪存。
背面还有两颗闪存,组成1TB总容量,天辰测速另外可以看到一个缓存空焊位,意味着还有扩容空间。
闪存局部,光威自行封装。
外置缓存局部。
联芸MAP1001主控局部。
三、性能测试:中规中矩,小文件读写和发热控制优异
1、CrystalDiskInfo
左边是1GB容量的测试,光威Premium 1TB固态的顺序读写测试达到了3016MB/s的读取速度、2802MB/s的写入速度,随机4K测试分别为51MB/s读取速度和148MB/s写入速度。
右边是64GB容量的测试,达到了1088MB/s的读取速度、1652MB/s的写入速度,随机4K测试分别为50MB/s的读取速度和148MB/s的写入速度。
可以看出在高压测试场景下,顺序读写有所下降,但4K随机读写的数值差异不大。
2、AS SSD Benchmark
左边1GB测试中,顺序读写测试中,读取速度为2687MB/s、写入速度为2564MB/s,4K随机读写的读取速度为47MB/s,写入速度为135MB/s。
右边10GB测试中,顺序读写测试中,读取速度为2702MB/s,写入速度为2537MB/s,4K随机测试中,读取速度为47MB/s,写入速度为137MB/s。
可以看出在顺序读写、4K随机读取方面,1GB和10GB的容量测试下,基本都在正常的差值范围内,可以说变化不大。4K深度队列和访问时间在10GB容量测试略有下降。
3、ATTO Disk Benchmarks
从ATTO Disk Benchmarks的测试结果来看,光威Premium 1TB固态对于0.5K提供了72MB/s的读写,算是十分优异的成绩了。从16K开始,写入开始稳定在1.6GB/s,读取速度稳定在1.3GB/s。
4、HD Ture基准测试
橙线为写入速度曲线,可以看到在测试到一半的时候,缓存容量耗尽,但是也能提供2000MB/s的写入速度。
蓝线为读取速度,则十分稳定,在1000MB/s左右。
5、温度测试
光威 Premium 1TB固态对温度控制十分优异,在未安装固态散热盔甲的情况下,待机状态为42度,测试状态最高为45度,待机和高压测试环境也仅仅差了2-3摄氏度。
四、总结:这个价格 这个表现 我看行
在我们测试中可以看到,采用国产主控加自封闪存的光威Premium系列SSD,顺序读写速度最高可以达到3GB/s、2.8GB/s,而随机读写能跑到50MB/s、150MB/s左右,表现中规中矩。
同时,缓外速度依然可圈可点,温度表现在没有散热片的情况也很抢眼。
特别是在寿命方面,提供长达五年的质保,算下来每天超过0.44次全盘写入,远远超过主流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没有任何顾虑。
从目前的电商平台售价来看,光威Premium 512GB为469元,1TB为899元,提供五年质保。在中端固态市场可以说是比较实在的产品了。
光威作为一个主打性价比的本土品牌,采用纯国产、部分国产方案的固态存储产品已经日渐成熟,这款Premium SSD无论外观设计、功能特性、实际性能,表现都对得起自己的价格,在市面上属于主流水平,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大部分场景需求,可谓极具性价比。
同时从这款产品也能看出光威做好了冲击更高端的准备,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强悍的光威SSD。
0325
一、前言:华为再度迈向新领域 这次要革新显示器
在经历了多年的萎靡之后,PC行业在2020年迎来了新一轮的春天,天辰平台官网全年出货量超3亿台,同比增长13.1%,创下了10年来的新高。
与PC整机一同增长的,自然也有显示器等配套产品,全年出货量超3000万台,可见随着PC市场的回春,各种硬件设备都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在旺盛的需求背后,传统显示器在功能和设计上却一直极为单一。千篇一律的“傻大黑”设计,以及缺乏新意的功能,也让人意识到,正如同多年前的PC行业一样,显示器领域也急需一个“搅局者”,推动整个行业不断创新。
似曾相识的一幕再度上演,华为向显示器领域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首款显示器华为MateView以挑战者的姿态登场,意在引领显示器行业的新航线。
仅仅从外观设计来看,华为MateView就显得与众不同。异于市场常见的各种ODM贴牌产品,华为MateView采用了自主设计的模具,从屏幕到支架均为超薄设计,一体式连接减少线材的杂乱,同时还确保接口一个不少、自带扬声器、麦克风等功能的完善,极简设计但功能却不简单,体现出了这款产品优秀的工业设计。
在屏幕方面,华为MateView也传承了华为在PC领域的优秀基因,并且进一步发挥其高端的优势。3 : 2的全面屏设计过去常见于Mate系列笔记本中,如今也来到了显示器上,配合4K+分辨率、DCI-P3广色域、ΔE小于2等信息,华为MateView的屏幕可谓好看又好用,不仅画面表现绝佳,全面屏设计极具沉浸感,更大的纵向显示面积在生产力上也相较于传统的16 : 9横屏显示器更具优势。
此外,如同华为的其他产品一样,华为MateView也搭载了智慧投屏功能,并且结合人们桌上办公的实际需要,针对性的做了适配和调整。华为手机搭配华为MateView更是可以变身桌上电脑,成为移动生产力设备在桌面的延申,让效率加倍。
从手机到平板再到电视,如今华为MateView的出现,终于补足了多尺寸屏幕协同智慧办公的最后一块缺口,从客厅到书房再到卧室,你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设备实现生产力的跃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华为MateView,来感受一下它优美的设计,高素质的屏幕以及先进的智慧办公理念。
二、外观:3:2全面屏沉浸感极强 超薄设计内有乾坤
华为MateView的屏幕采用了3:2的比例,天辰登录这个尺寸过去常见于笔记本,如今华为将其带入到了桌面端。屏幕采用窄边框的设计,正面看极具沉浸感。
从侧面看,华为MateView从屏幕到支架都贯彻了超薄的设计理念,极简的风格颇具现代感。
屏幕边缘采用磨砂金属边框保护,可以很好地保护高屏占比的屏幕。磨砂设计也可以很好的避免沾染指纹。
支架连接转轴的设计十分巧妙,样式非常精美,像一件工艺品,不过自由度一般,仅支持俯仰调节,搭配支架还可升降。
支架采用了超薄设计,但是接口却十分齐全。两个USB 3.2接口、两个全功能Type-C,3.5mm音频接口、HDMI 2.0接口及DP 1.2接口,都巧妙地设计在了支架上。
再加上支架支持升降,以及自带音响,在超薄设计的前提下,华为MateView对于支架的内部空间的利用极其充分。
支架前侧自带音响,由于厚度限制,其实在规格上与我们常见的显示器音响没有太大的差异。不过得益于设计在支架上向前开孔的声学优势,天辰测速音色会更加透亮,比起那些后开孔的显示器音响沉闷的声音自然要好上一点。
除了支架侧面的电源键外,华为MateView全身上下再无实体物理按键。取而代之的是下巴正中处的一块可触控的Smart Bar。实际操作效果如何,我们后边体验。
我们收到的华为MateView为最顶配的无线版,相较于有线版不仅支持无线投屏功能,还在显示器支座处埋设了一颗NFC芯片,实现了经典的一碰连功能。
使用支持的华为手机,触碰NFC区域,就可以快速自动配对投屏,享受华为MateView智慧办公的便利。
三、操控及OSD菜单:滑动操作代替传统按钮 菜单比想象中更简洁
在操控上,华为MateView带来了新颖独特的Smart Bar,用触控取代传统的按键操控。菜单也适应了Smart Bar的触控操作,变得更为简洁。
触碰Smart Bar就可以呼出OSD操控菜单,其在位置上正好与Smart Bar相对应,选项跟随手指移动,也更贴合触碰操作的逻辑。
华为MateView的OSD菜单也更为直观。在主菜单中,重点提供了常用的护眼模式、亮度、输入源、色域等选项,需要时可以直接快速更改。更详细的功能都被隐藏在了设置中,适合高级玩家进一步挖掘。
挑一些值得介绍的设置选项,可以从侧面看出华为MateView的规格。华为MateView支持USB-C、HDMI、MiniDP三种有线连接,基本涵盖了市面上的主流显示器连接方式。无线版更是支持无线投屏,无需线材也能够成为扩展显示器所使用。
显示器提供了三种色域供选择,除了广色域的原始色域和DCI-P3色域外,还有色域限缩至100% sRGB的模式可供选择。一些用户可能无法接受广色域面板的鲜艳,或者是为了设计等工作原因,必须使用sRGB色域来保证色彩显示的真实准确,华为MateView就可以满足这类专业的需求。
进入设置,可以看到更多的选项。比如节能模式,开启后显示器待机一段时间后会自动降低亮度,对这样的设计不喜欢的话关闭即可。
华为MateView自带音响及麦克风,声音大小都可以通过显示器进行设置。
在设置中还有进阶的显示设置,不过提供的选项也较为有限,仅仅支持对比度、锐利度和色温的调节,色温也仅仅提供了标准、冷、暖的三种选项。
由于支持无线投屏,因此华为MateView还内置一个微型系统,用于配置无线连接等操作。华为MateView自身支持蓝牙连接键鼠,还可以配置无线网络,通过手机APP智慧生活实现远程控制。
总的来说,在显示器OSD菜单的设计上,华为MateView更多的还是考虑普通用户的使用感受,并非像传统显示器一样,分门别类的详细列出所有选项。
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华为MateView的OSD菜单可能会显得过于简单,但是如果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应该会认为它更加直观且方便。
至于华为MateView的Smart Bar,触控操作十分新鲜,配合OSD菜单的UI设计也让触控操作显得十分直观,唯一的不足就是操作精度上还有待提高。
比如需要特定数值的亮度时,使用Smart Bar不容易精确定位,难免需要反复调节,这一点就不如五维摇杆。
此外,由于华为MateView的驱动板设计在屏幕中下部分,基本正对应Smart Bar的位置,因此在使用时,这个部位的发热也会十分明显,温度可以达到43℃左右,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使用体验。
四、智慧办公:手机一碰即可投屏 外设连接显示器即可控制设备
作为华为进军显示器行业的开山之作,华为MateView自然也在华为特色的多屏协同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传统显示器大多也都具备无线投屏,以及通过USB-C线材连接手机、笔记本等设备的能力,但是华为MateView与众不同的地方则在于,它彻底打通了整个流程,让配对、连接、投屏、控制操作全都一气呵成。
就拿简单的一碰连来说,华为MateView就在投屏流程上,实现了远超以往的方便。在传统显示器上,使用无线投屏功能需要搜索连接,甚至还涉及两个设备蓝牙的开启以提高配对成功率。华为手机搭配华为MateView,只需轻轻一碰即可完成,你所需要做的只是把手机随手一放而已。
不仅仅是简单的投屏,华为手机搭配华为MateView更是可以变身成为桌面系统终端。专属的桌面模式,可以提供更符合大屏幕的操作逻辑。多个程序多窗口同时运行,一边办公、一边聊天、一边看视频,手机也可以拥有不小的生产力,资料同步保存在手机中,更是效率加倍。
说华为MateView打通了智慧办公全流程,不仅仅体现在连接配对,更是体现在外设的连接。传统显示器在使用无线投屏功能时,使画面出现在显示器上往往只是第一步。之后,用户还需要蓝牙外设和手机/PC本体进行配对,才能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
而自带无线蓝牙及多个USB接口的华为MateView,则可以实现外设到显示器、显示器到PC/手机这整个链路的控制连接。一套键鼠,连接在华为MateView上,华为手机一碰投屏,华为笔记本一键扩展屏幕,而鼠标键盘就可以立即使用,无需额外的连接配置。
此外,华为MateView的面板比例也值得一提。华为MateView采用了与华为笔记本相同的屏幕比例,3 : 2的比例可以提供更大的纵向显示面积,像阅读文档,办公时都能够显示更多的内容。
五、屏幕素质: 4K广色域面板几乎完美 接口规格略有遗憾
华为MateView的屏幕素质也同样非常优秀,按照官方资料来看,华为MateView搭载了一块广色域的面板,拥有4K+的分辨率,并且色准优秀,支持HDR显示。
——色域

DCI-P3模式及原始模式
华为MateView提供了三种预设的色彩空间可供选择,不过就测试结果来看,原生模式和DCI-P3模式基本相同,都拥有100% DCI-P3的色域容积,实际覆盖了95%的 DCI-P3色域。这种模式最适合观看影视作品,可以提供艳丽的色彩。
sRGB模式则拥有98%的sRGB色域覆盖。如果觉得显示器颜色过于鲜艳,则可以选择此模式,提供最贴合原生的色彩表现。
——亮度
华为MateView的最大亮度可不低,实测可以达到489.2nit,比一般显示器常见的400nit高出了接近25%。对比度也很优秀,1220 : 1可以提供不错的暗部细节。此外,高亮度下屏幕会略微偏冷,色温略高于常用的6500K。
——屏幕均匀度
100%亮度下色温的均匀度
100%亮度下亮度的均匀度
100%亮度下,屏幕的色温最大偏差值仅有5.8,华为MateView可以在纯色显示时提供均匀的色彩显示。此外,亮度均匀性较为一般,最大偏差25%。当然了,对于 IPS面板来说,一般整块屏幕亮度的均匀性都很难做到太高。
——色彩准确度
在DCI-P3色域和原始色域下,平均色彩准确度为1.83,一般认为小于3.2即无法肉眼明显看出色彩的不同,这已经属于非常优秀的水平。
而在sRGB模式下,华为MateView的屏幕色彩准确度会更为优秀,平均只有0.86,已经达到接近专业显示器的水平。
——HDR
华为MateView支持HDR模式。在开启HDR模式后,虽然屏幕面板的最大亮度能够达到接近500nit,但是会强制锁定最大亮度在400nit运行。此外,虽然面板是广色域面板,但仅仅提供了基于sRGB色彩空间的HDR模式,
在开启HDR后,支持的视频、游戏等都可以获得更细致的高动态画面,如图所示,画面亮度的上限和下限,由亮部到暗部过渡变化的细节层次,都在HDR模式下被大大扩展。
——输出规格
由于华为MateView采用了独特的3 : 2比例,其分辨率实际上是传统的4K分辨率在纵向扩展而来。
所以华为MateView对于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比一般的4K显示器要高上一些,但由于华为MateView仅支持DP 1.2和HDMI 2.0连接,所以势必会遇到因为带宽限制无法画面全开的问题。
实测华为MateView最大的输出规格,在4K分辨率60帧模式下,华为MateView支持RGB颜色格式+8bit+HDR的同时开启。若想体验10bit的画面,则需要降低颜色格式,采用YUV 4:2:2的颜色格式,横向压缩色彩信息,才能实现10bit 4K 60Hz三项的全部开启。
市面上的高规格影视资源大多采用10bit压制 因此华为MateView就很难避免色带问题
对于一般用户来说, 10bit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大家不会分辨出10bit和8bit的差别,也没有什么场景会强制要求非使用10bit不可。
在影视后期等专业场景 10bit也因为元数据更丰富 而被用于后期处理等场景
专业用户则不同,无论是收看高画质高规格的影视作品,又或者从事照相后期或者影视调色等工作,10bit的缺失都代表着元数据的缺少,画质的劣化,纵使有4K、95% DCI-P3,ΔE<1等优点,后期制作的发挥空间都会大大减小。因此,华为MateView这唯一的一处短板需要结合自己的需求来判断是否会对于个人的日常体验产生太大的影响。
六、总结:瑕不掩瑜 打造智慧办公新体验的标杆
华为MateView,作为华为在显示器领域的开篇之作,其设计理念依然是华为“Mate”系列品牌精神的延续。先进的智慧办公理念,加以高端的工业设计和创新,打造出一款颠覆传统显示器行业的产品。
仅仅外观设计,华为MateView就足以站稳高端。超薄面板的一体式设计,本身在传统显示器中就极为罕见,然而,华为MateView不仅做薄了面板、做薄了支架,在整体设计简约现代的同时,实用性也丝毫不减,小小的支架上,HDMI、MiniDP、Type-C、USB-A等接口一个不少,甚至这个支架还支持升降,自带音响,内部构造的复杂程度可见一般。
好的产品不一定参数全面逆天,但是优秀的工业设计必不可少,华为MateView仅凭外在就已经收获了不少的好感。
而在优秀的工业设计之外,华为MateView最大亮点自然就是华为把控下全链路通畅的智慧办公体验。
传统厂商在设计显示器时,往往仅仅将显示器作为一个图像显示的终端,而华为MateView时则是作为智慧办公场景下的参与者。一碰传方便快捷,不仅仅是显示图像,更是和手机相结合变身类似电脑的大屏系统。显示器自身也能提供无线、蓝牙、扬声器、麦克风等扩展,连接的键鼠可以直接通过无线控制无线投屏的华为设备,任务也可以在两个屏幕间无线续接,将手机、PC的移动生产力进一步延伸。
在最为亮眼的智慧办公功能之外,华为MateView那极高的屏幕素质,更是锦上添花的效果。身为高端,身为旗舰,那么在屏幕面板素质上自然也不能拖后腿。4K+的分辨率,98%的DCI-P3色域覆盖,小于2的平均色准以及HDR、低蓝光认证,其目的都是为用户日常的生活娱乐办公,提供更震撼的视觉表现。
如果你仅仅是追求一款广色域4K显示器,那么售价4699元的华为MateView就显得有些过于昂贵,但是如果将它看作一款理念超前的智慧办公新利器,就显得更为合理,因为华为MateView对于华为手机用户来说,生产力的扩展提升绝对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这里也更推荐这些用户入手无线版,因为只有配合无线投屏以及一碰传功能,用户才能真正体验到华为MateView在智慧办公方面的进步与革新。无论你是追求更高效的工作,还是更高品质的生活,华为MateView作为显示器中的“新物种”都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