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IT原创编译, 亚太地区各国虽然出于同一区域,但是消费者的网络购物习惯却有很大差异。, 中国网购消费者越来越喜欢跨境购物。2016年阿里巴巴和多国商家合作销售商品。Amazon.co.jp也发布了中文网站。, 根据2016年10月PayPal和Ipsos发布的数据,1/4的中国网购消费者曾在一年内进行过跨境购物。这个指数超过印度和泰国、日本(4%),仅落后于新加坡(51%)。, 中国跨境消费者经常去韩国购物;但是,韩国的跨境购物却并不强劲。, 根据韩国统计局的数据,时装和配饰是最受欢迎的跨境购物商品,从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第四季度消费额增长13.3%,占整体消费额的40.8%。食品和饮品,以及电子产品也很受欢迎。,
印度网络零售发展滞后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网购消费者普及率也较低。在印度,互联网就意味着手机,这也是消费者参与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方式。, 服装、鞋和配饰是最受印度消费者欢迎的,54%的消费者购买过这些商品。其次是电子产品(43%)、化妆品和美容产品(42%)。, eMarketer预计,2016年日本网购消费者普及率排在全球第二位,82.5%的日本网民经常网购。但是,日本消费者更倾向于境内;境外购物的消费者仅占4%。,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Archive for 2022年October
1029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昨天发布了北京网购族的消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七成的北京消费者用网络消费替代了实体消费,网购在日常消费中的占比也已逐渐固化。,网购正在改变北京居民的消费习惯,“买买买”的冲动消费日趋冷静,品质消费悄然形成,这其中不同的群体也呈现出各自的消费特点。,据悉,本次调查共收回792个有效样本,67.7%的受访者表示因网购减少了外出购物的次数,较2015年的62.1%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外出购物的物品数量也在减少。22.1%的受访者表示外出购物的物品数量“明显减少”或“有所减少”,这一比例较2015年的21.4%小幅提升。而网购频率上升。调查显示,2016年北京网购用户平均每月网购4.7次,较2015年的4.1次有所增长。其中,86.7%的网购用户月均网购2次及以上,次数在6次及以上的占比达30.2%。,网购趋于理性。调查显示,网购用户中,认为网购对消费支出影响基本不变的比例为46%,较2015的43.3%有所扩大。相比于2015年,网购对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更多往“基本不变”、“有所减少”和“明显减少”方向变化,而“买买买”的冲动消费则有回归理性的趋势。同时,品质消费已逐步形成,品牌效应正成为影响居民网购决策的重要依据。,,假冒伪劣产品仍是电商的一大痛点,调查显示,当前网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网络购物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占比为74.9%、“一些网购商品(服务)存在虚假宣传现象”,占比为59.7%和“线下体验缺乏,消费者难以全面掌握商品实际情况”,占比为占30.7%。,但就总体而言,2016年北京网购用户的网购体验满意率还是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16年北京网购用户的网购体验满意率为90.2%,较2015年的86.8%提高3.4个百分点。,就网购的喜好而言,不同的群体也呈现出各自的消费特点。,城乡居民网购商品“大同小异”,各有侧重,城镇居民网购侧重于服装鞋帽和家用纺织品、食品饮料烟酒和保健品、家用电器等,农村居民网购侧重于服装鞋帽和家用纺织品、手机和手机配件、食品饮料烟酒等。,男女网购偏好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在“食”、“家庭日用”和“生活服务”3大类中,性别差异不明显;而女性在“衣”方面以及男性在“电子产品”方面均有明显的倾斜。数据显示,女性网购商品类别中,服饰、鞋帽、家用纺织品等“衣”类占比最高,为29.1%;而男性对手机、计算机、数码产品等“电子产品”类热情最高,网购总额中,此3类占比达22%。,
,除此之外,此次调查还发现网购活跃人群受教育程度较高,高学历青年更注重购买服务。网购活跃的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大专及以上学历共578名,占比为73%,远远高于北京市常住人口中该指标的比例。受教育年限越长,餐饮、旅游、住宿、保险、演出票务等服务类金额占网购总额的比重越高,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服务类占比为23.5%,而初中以下学历的服务类占比仅为11.4%。,同时,年龄构成中也存在类似情况,20岁以下的居民服务类金额占网购总额的比重为27.7%,而50岁及以上的居民服务类占比仅为11.8%。,过对学历和年龄进行进一步交叉分组,调查发现20岁以下的本科生和20-29岁的硕士(及以上)最爱从网上购买服务,对应的服务类占比均超过35%,明显高于其他群体。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与普通大众相比,年轻的高学历人群更有“文艺青年”的潜质,去趟旅行、看个话剧,只需手指轻轻一点,便可追寻生活中的“诗和远方”。,自 北京商报,
199IT原创编译, 中国和美国消费者在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时,都喜欢使用亚马逊或eBay这样的国际购物平台。但是,中国消费者在跨境购物方面表现的更轻松。, 2016年10月PayPal和Ipsos的调查显示,约3/4的中国和美国跨境网络购物消费者表示更喜欢在全球性平台网购。约60%的中国消费者更关系价格,而不在乎产地;这么表示的美国消费者约占50%。和美国消费者相比,中国消费者在海外购物流程和信任方面的担忧更小。部分原因是,中国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对国内食品供应缺乏信心。, 这导致一部分中国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特别是婴儿食品。, eMarketer预计,2017年中国跨境零售电子商务销售额将增长29.1%,达到1106.8亿美元。, 很多中国消费者有意识地在网上购买境外商品,只有35%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有时不知道是在购买外国商品;而这么表示的美国消费者占55%。, 199IT.com原创编译自:Pureprofile 非授权请勿转载,
199IT原创编译,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越来越复杂,给线上和线下零售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消费者越来越习惯网络购物的方式,特别是手机购物,所以很多人希望在实体店也能利用手机和网络的好处。, 2016年9月,普华永道调查了影响中国消费者实体店体验的重要因素,超过70%的消费者选择个性化的优惠政策,成为第二热门的答案。, 影响实体店购物体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能在店内查看和订购更多的商品(68.0%)。, 调查显示,已经习惯在网络购物时获得实时商品数据的中国消费者希望实体店也能获得这样的体验。这对许多零售商来说,相当有挑战性。因为零售商通常缺少强大的后台软件、技术和基础设施来满足消费者的这些需求。, 2016年2月YouGov的调查也显示,中国消费者的期望与实体店体验之间存在差距。6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在店内使用移动设备比较商品价格,还有近一半的消费者在店内用手机阅读产品和服务评价。,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昨天发布了北京网购族的消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七成的北京消费者用网络消费替代了实体消费,网购在日常消费中的占比也已逐渐固化。,网购正在改变北京居民的消费习惯,“买买买”的冲动消费日趋冷静,品质消费悄然形成,这其中不同的群体也呈现出各自的消费特点。,据悉,本次调查共收回792个有效样本,67.7%的受访者表示因网购减少了外出购物的次数,较2015年的62.1%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外出购物的物品数量也在减少。22.1%的受访者表示外出购物的物品数量“明显减少”或“有所减少”,这一比例较2015年的21.4%小幅提升。而网购频率上升。调查显示,2016年北京网购用户平均每月网购4.7次,较2015年的4.1次有所增长。其中,86.7%的网购用户月均网购2次及以上,次数在6次及以上的占比达30.2%。,网购趋于理性。调查显示,网购用户中,认为网购对消费支出影响基本不变的比例为46%,较2015的43.3%有所扩大。相比于2015年,网购对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更多往“基本不变”、“有所减少”和“明显减少”方向变化,而“买买买”的冲动消费则有回归理性的趋势。同时,品质消费已逐步形成,品牌效应正成为影响居民网购决策的重要依据。,,假冒伪劣产品仍是电商的一大痛点,调查显示,当前网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网络购物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占比为74.9%、“一些网购商品(服务)存在虚假宣传现象”,占比为59.7%和“线下体验缺乏,消费者难以全面掌握商品实际情况”,占比为占30.7%。,但就总体而言,2016年北京网购用户的网购体验满意率还是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16年北京网购用户的网购体验满意率为90.2%,较2015年的86.8%提高3.4个百分点。,就网购的喜好而言,不同的群体也呈现出各自的消费特点。,城乡居民网购商品“大同小异”,各有侧重,城镇居民网购侧重于服装鞋帽和家用纺织品、食品饮料烟酒和保健品、家用电器等,农村居民网购侧重于服装鞋帽和家用纺织品、手机和手机配件、食品饮料烟酒等。,男女网购偏好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在“食”、“家庭日用”和“生活服务”3大类中,性别差异不明显;而女性在“衣”方面以及男性在“电子产品”方面均有明显的倾斜。数据显示,女性网购商品类别中,服饰、鞋帽、家用纺织品等“衣”类占比最高,为29.1%;而男性对手机、计算机、数码产品等“电子产品”类热情最高,网购总额中,此3类占比达22%。,
,除此之外,此次调查还发现网购活跃人群受教育程度较高,高学历青年更注重购买服务。网购活跃的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大专及以上学历共578名,占比为73%,远远高于北京市常住人口中该指标的比例。受教育年限越长,餐饮、旅游、住宿、保险、演出票务等服务类金额占网购总额的比重越高,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服务类占比为23.5%,而初中以下学历的服务类占比仅为11.4%。,同时,年龄构成中也存在类似情况,20岁以下的居民服务类金额占网购总额的比重为27.7%,而50岁及以上的居民服务类占比仅为11.8%。,过对学历和年龄进行进一步交叉分组,调查发现20岁以下的本科生和20-29岁的硕士(及以上)最爱从网上购买服务,对应的服务类占比均超过35%,明显高于其他群体。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与普通大众相比,年轻的高学历人群更有“文艺青年”的潜质,去趟旅行、看个话剧,只需手指轻轻一点,便可追寻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2016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规模达到49687.5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增长29.6%。预计到2019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约8.1万亿元人民币。,,移动网购方面,Analysys易观预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网购市场规模将达到36310亿元人民币,增长75.0%,其在网上零售市场中的占比将达到73.1%。移动端成为网上零售的主要入口。,
,
,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目前整个网上零售市场进一步深入成熟期,2016年市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势互补的多业态融合模式,从国内政策、到企业、再到业内资本,各种资源一并导向线上线下融合,强力推进零售全渠道的发展。以京东与沃尔玛战略合作并收购1号店、阿里战略投资三江购物为代表,零售全渠道在电商巨头的主导布局下,得到强势、优质、多业态的资源重置。电商已渗透入实体零售多业态(连锁商超、大卖场),利用实体零售的区域网络及体验优势抢夺用户场景。实体零售凭借电商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帮助自身拓展渠道实现经营升级。,2、营销模式创新,网上零售在移动红利式微、流量成本高企环境下,搭乘“网红+直播”便车。主流电商平台在2016年先后上线移动端直播功能,部分电商平台甚至渗透到上游网红产业参与网红孵化,收获了高人气电商网红、网红店铺、刷新交易额。“内容+社区+电商”的新模式,已成为高流量、低成本、高转化的电商模式在电商行业复制、扩散。,3、基础能力开放,形成平台化实力,新兴科技不断升级网上零售产业,电商积累的基础能力成为关联产业的基础设施。电商企业开始尝试对外开放物流、金融、等平台功能,以技术为基础的跨界合作成为趋势,产业与电商企业跨界合作中受益。同样,电商企业在合作中分享到技术红利。,网上零售市场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促进因素,
,促进因素分析:,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消费能力升级已较深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决策,推动电商企业优化品质、改善体验、提升价值。一方面,新兴品质电商、垂直领域小规模电商、电商自有品牌在分众市场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主流电商平台拓展品类渠道、强化供应商管理、不间断推出品牌日,丰富购物价值,应对用户重品质、重体验、便捷性、个性化、定制化等多元购物需求。,另一个主要推动力是制造商触网力度的进一步增强,推进产品在全渠道产的分发。,此外,数据应用能力将成为决定电商企业的运营效率的核心因素。优质品牌商出于供给侧改革、定制化柔性制造的实现要求,对用户需求数据、大数据技术的需求增强,在考量渠道的分发能力同时,更关注渠道的数据服务能力。电商企业的大数据服务能力是推动未来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网上零售市场关键影响因素分析——阻碍因素,
,阻碍因素分析:,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互联网人口红利已基本结束。网购用户增长放缓,直接体现在网上零售增长放缓中。,马太效应持续加剧。市场进一步向巨头电商集中,阿里巴巴、京东的累计市场份额占比超过70%,一定程度制约着中小型电商发展、弱化行业竞争、提升运营成本,减弱价格优势,较严重影响了电商行业的发展。,电商政策的不明确,一直是电商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自2013年启动立法的“电商法”即将公布,其中电商税的实施办法、纠纷认定及解决机制,信息安全的保障、支撑产业的协调发展等,相关政策也将得以明确。,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2017年,网上零售市场将体现如下趋势和特点:,1、与线下多元实体零售业态融合,2017年,网上零售市场与线下实体零售的战略合作、收购的案例将出现更多。一方面,在以与优质资源的战略合作之外,涉足连锁商超以外更多维实体零售业态,如便利店、大卖场、百货。另一方面,会更注重深入社区、民生、高频、便捷性消费场景的资源布局。易观分析认为,通过对供应链、实体网络、消费场景等资源的争夺,全渠道零售发展大趋势中,网上零售在推进零售业变革中起主导作用。,2、行业竞争聚焦于运营效率,自2015年,电商行业资本并购,多业态融合不断,2016年资本预冷,电商企业背负更高盈利期望。到2017年,巨头基于前期的资本布局、模式升级的竞争进一步升级。阿里,京东核心电商巨头间的竞争在于考验企业对零售生态下已布局资源的运营效率,优质资源及技术优势筑成的壁垒得到巩固,继续引导行业走向。而主流中层电商梯队,通过传统积累的供应链优势、营销模式创新抢占资源。小型、新晋网上零售,则在精准定位的差异化、品质化分众市场夹缝求生。,3、新兴科技主导流通模式变革,零售渠道内涵得到延伸,未来,零售渠道不再只作为制造商与终端市场的链接通道,受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等外部因素影响,零售渠道在产业链中能够容纳更多价值。个性化、定制化需求高涨,线上零售平台的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优势为上游品牌商实现柔性制造提供基础。零售与上游制造的融合在2017年得到更多尝试。,
报告要点:,1. 移动先行–目前手机带来的数字流量超过其他任何设备。,2. 移动结账仍然面临阻力,成交率低于电脑13%。,3. 大屏幕手机有助于提高移动购物成交率。,4. 移动设备赢在夜晚和周末,而计算机在“工作时间”更具吸引力。,5. 移动购物行为正在颠覆传统的绩效指标。 ,
,
,
199IT原创编译,Think With Google发布了“Z世代:以手机为主的一代青少年的新洞察”,报告调查了超过两千名Z世代青少年(13到17岁),希望帮助营销人员更好地理解这一代人的网络行为。,主要发现,1. 第一部手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获得一部手机对Z世代青少年来说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获得第一部手机的平均年龄是12岁。,相比之下,千禧一代获得第一部手机的平均年龄则大得多(16到20岁)。,78%的Z世代最常用的设备是智能手机,其他网络设备望尘莫及。,虽千禧一代最常用智能手机的比例更高,但是,Z世代在使用游戏主机方面更胜一筹。,2. 视频主宰手机。虽然各个年龄段的网民都喜欢在手机上看视频,但是,青少年看得更多。每天看手机视频3个小时以上的青少年占7/10。,3. Z世代是移动消费者。2/3的青少年网购,其中超过半数在手机上购物。,视频游戏、书籍和服装是青少年最常见的网购商品。,对Z世代来说,网购的好处更多,例如便利、廉价、快捷,以及足不出户、阅览天下等。,对青少年来说,广告让产品更酷。,4. Z世代始终和他人保持联系。Z世代渴望与他人保持联系,但是不是以面对面的方式,发短信(38%)和即时通讯(18%)是Z世代与他人保持联系的首选方式。,青少年更关注社交媒体上的关注者数量(53%)。,
, ,
,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四大核心竞争力引领中国零售电商】即可,中国零售电商行业从9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我们按时间线结合竞争力总结出四个不同阶段:1、先发制人,1999 – 2007年;2、爱拼就能赢,2008 – 2014年;3、精耕细作,2015 – 2016;4、以智取胜,2017年开始。零售电商在不同阶段有完全不同的竞争能力要求,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经我们总结,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睿智洞察、智能营销、无缝体验、数据运营。本期《四大核心竞争力引领中国零售电商未来之路》将通过案例详细阐述领先企业如何打造这几个方面的核心能力。,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四大核心竞争力引领中国零售电商】即可,
199IT原创编译, 在印度尼西亚,大部分网络购物消费者在PC上购物。, 根据Criteo对2016年第四季度数据的分析,2/3的印度尼西亚网络购物消费者更愿意使用PC查找商品,近1/3的消费者在智能手机上浏览商品。, 在印度尼西亚,大部分网民使用智能手机上网。eMarketer预计,2017年印度尼西亚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6710万。这与Criteo的发现似乎有些矛盾。, 但是,PC在展示商品方面确实更有优势。因此,消费者在搜索商品阶段更喜欢使用PC也是可以理解的。, Criteo的发现还可能与印度尼西亚白领专业人士的网络购物行为有关。这些消费者在工作中享受更快速、更可靠的互联网连接。他们很可能利用工作电脑搜索和浏览商品。, Criteo的另一个发现印证了这个推测。数据显示,PC网络购物高峰出现在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这正是传统的工作时间。同时,移动设备网络购物的高峰则出现在周末。, 但是,移动购物体验并没有得到印度尼西亚零售商的重视。, Criteo的调查发现,37%的跨设备交易始于PC、终于智能手机;只有21%的跨设备交易始于智能手机、终于PC。这说明更多的消费者在PC上搜索和浏览商品,转而在智能手机上完成交易。, 购物过程不再是线性的。而那些能够提供多触点的印度尼西亚零售商将在竞争中更胜一筹。,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